詳細規則
參賽規定
本大賽分為「直線競賽組」與「船模製作組」,可擇一或同時參加;
同時參加「直線競賽組」與「船模製作組」的隊伍可自行決定要使用一艘船或是兩艘船,
但隊伍名稱需分別編號(例:船模好好玩-A、船模好好玩-B),
需繳交兩份不同組別( 直線競賽組 與 船模製作組 )的企劃書。
企畫書上傳方式及規定如下:
1. 請參照格式撰寫企畫書,檔案格式以.pdf 為限
2. 繳交之企畫書檔案名稱一律以學校_隊伍名稱命名,
例如:【國立高雄科技大學_船模好好玩-A.pdf】、【國立高雄科技大學_船模好好玩-B.pdf】
3. 企畫書至少內含一張船模照片或3D圖,且必須有龍骨和肋骨(僅龍骨和肋骨亦可),
需要和捲尺或直尺一同拍照或是繪圖軟體標註(雙體船長80~90公分、船寬(兩船體+間距)限制為60公分以內,包含船體附屬物,如螺旋槳、舵等),照片務 必清晰 !!!
4. 繳交截止日(10/25 17:00)前如欲修改企畫書內容,請先告知主辦單位後再將正確檔案上傳至大會信箱
5. 請務必參照企畫書格式撰寫,封面務必要呈現, 封面務必為第一頁,以免影響您的參賽權益
6. 請注意不要將注意事項一同上傳
※注意:一人僅能參加一隊,同一艘船不可重複報名其他隊伍!!!
直線競賽組
(一)直線競速比賽規則
雙體船型
1. 船模長度限於80~90公分之間(包含船體附屬物,如螺旋槳、舵等),船寬(兩船體+間距)限制為60公分以內,船體必需具有龍骨及肋骨基本結構。
2. 現代船舶航行必須符合流體力學、動力學,考慮船舶特有的六個運動自由度
(六個自由度:橫搖、俯仰、平擺、橫移、縱移、起伏),筏型船舶無法於大風浪航行,且穩度不佳,
不符合現代船舶需求,因此施工則採用片狀材料為船殼製做船體。
3. 製作船模材料限定為:木質、金屬、塑膠片,或原為平板材料做為船模製作材料。
FRP、碳纖維、3D列印等直接成型方法亦可;保麗龍材質不能整塊使用在船體,但能以切片拼出外板。
(因保麗龍表面粗糙而增加其航行阻力,不適合做為船體主要材料)
4. 在水線以下之形狀必須經由參賽者設計、自製完工,不得使用以現成模型套件或已成型之物品
(如:寶特瓶、整塊保麗龍、水管、竹筒等)來參賽。
5. 實際船舶設計必須考慮動力能源消耗之限制。雙體船可使用1~2組螺槳,
動力來源可採用 1~2顆馬達 與 4顆市售三號(AA)乾電池(1.5V),電池由主辦單位提供,
若進入決賽將會額外提供替換之新電池。
※各比賽間因疏忽未更換新電池參賽視同放棄更換,使用新電池參賽亦不得途中更換電池。
考慮市售馬達種類繁多,故規範下列馬達尺寸規格,由參賽隊伍選擇最佳推進效率的馬達與螺槳組合。
總長 :27 ± 2mm / 轉軸直徑 : 2mm / 馬達外徑 : 20 ± 3mm
馬達尺寸規格示意圖(1)
馬達尺寸規格示意圖(2)
動力組示意圖
6. 動力系統的部分,僅可使用電池盒、開關、馬達,
不得有其他外接電子裝置(如:升降壓模組,可調式電阻等等)。
7. 推進方式與船舵種類不限。但船隻不得具有遙控能力及導航設備。僅能以電池作為唯一動力來源。
8. 因評審必須能檢視全船設計,必須可以快速便捷地向評審展示所有設計,
甲板以上結構與船殼需可拆開檢視,不宜封裝。
9. 船舶航行中因國際法規範,須於船艏或船艉水線以上加註船名以利評審辨識。
10. 船舶建造完成,如重心位置較高容易造成翻船,故將船舶壓載重物以降低船舶重心以確保航行安全。
而船舶營運則需要裝載貨物,本次大賽以一瓶 800cc 瓶裝水視為實船之貨物,由主辦單位提供。
瓶裝水示意圖
11. 因本組別目的為探討其直線航行穩定性,可自行設計船舵,
只得於下水出航前完成定位,出航後不得做出調整船隻航行之行為,否則將判失去資格。
(二)比賽活動流程細則說明
(三)競賽場地


(四)比賽成績計分說明
初賽 : 進行14公尺速度賽2次,以最佳時間與航向穩定度總分高低排序名次。
決賽 : 取初賽成績最佳6組,進行14公尺速度賽2次,以最佳時間與航向穩定度總分高低排序名次。
※註:以上賽事若經評審長判定偷跑與推船等違規事項,則視情節扣分。
總決賽分數計算方式待賽前公布
(五)競賽獎勵
參賽證明及感謝狀: 凡依規定時間報到初賽之隊伍則製作導師感謝狀與參賽證明,
於比賽結束後於網站提供下載 。
速度獎: 決賽金牌獎(5,000元)、銀牌獎(3,000元)、銅牌獎(2,000元)
優勝獎: 決賽第四、五、六名之隊伍(1,000元)
優選獎: 視比賽情形決定若干名(500元)
入選獎: 比賽總成績進入前50%之隊伍(入選獎狀電子檔)
※金銀銅獎與優勝獎紙本獎狀於大賽後寄至學校
船模製作組
二、船模製作組
透過海報與船模介紹之設計理念、製作過程及特色,吸引評審們目光,奪得獎項!
(一) 船模製作比賽規則
1.由參賽者設計製作船模以及海報介紹。船模長度限於80~90公分(包含船體附屬物,如螺旋槳、舵等)之間,船體必需符合造船原理,
且需具有龍骨及肋骨基本結構,非使用保麗龍材質(保麗龍材質不能整塊使用在船體,但能以切片拼出外板)。
2.海報格式可為一張A3或兩張A4連接。
3.以口頭介紹船模設計及製作特色,並進行船模現場功能展示,每組限時六分鐘為原則。
(二) 比賽評分說明
設計並製作海報
設計製作報告不限於造船原理,且須包含設計理念、設計創意、製作過程及現場展示等,以供評審審核。
評審依參賽作品之整體設計理念、設計創意、製作過程、現場展示等,將給予評審獎獎項。
評審評分標準 : 造船原理(40%)、設計創意(30%)、製作過程(30%)。
(三)競賽獎勵
比賽當天由評審選出八項獎項,每項獎項頒發獎金2000元及獎狀乙紙 (獎狀於大賽後寄至學校)
※注意事項
1. 大賽保留修定規則權力,報名即認同主辦單位及評審專業、合理的方式,辨別參賽隊伍實力。
2. 工作人員全部穿著藍色背心、佩戴名牌。若有需要幫助時,請向著有背心之工作人員詢問。
3. 確保比賽能夠順利並有效率地進行,請遵從工作人員對於比賽流程所下之指示。
4. 請各參賽者降低交談音量,並請聽候大會人員指示與大會廣播訊息。
5. 請參加活動者自備水壺,大會因應環保、防疫,不提供飲用水。
6. 比賽中由兩位組員分別於起跑點放船與終點接船。
7. 水池周圍嚴禁奔跑,且不可進入。